袁卫星名校长工作室与广东省中小学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”联合研修

  • 首页
  • ag娱乐在线平台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ag娱乐在线平台 > 新闻动态 > 袁卫星名校长工作室与广东省中小学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”联合研修
    袁卫星名校长工作室与广东省中小学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”联合研修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9 07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90

    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

    3月17日至21日,广东省袁卫星名校长工作室与广东省中小学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”高中名书记名校长培养项目在深圳市宝安中学(集团)联合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度研修活动。活动以“创新育人路径·共筑教育未来”为主题,来自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东莞、惠州、湛江、河源、肇庆、韶关、汕头等地学校书记、校长及骨干教师,通过专题讲座、学校参访、跨界考察、云端对话等形式,共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。

    专家讲堂

    办学理念与课堂革新双轨并进

    深圳市宝安中学(集团)袁卫星书记以《集团化办学的思考与实践》为题,系统解析集团化办学“四共五优”模式(系统共治、文化共生、模式共建、资源共享),强调通过教研联动、教师交流、特色发展推动集团校全面优化。他提出“让传承看得见”理念,倡导赓续和谐发展的管理文化与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,从规划学校发展、营造育人文化、领导课程教学、引领教师成长、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六大方面做了专题报告。

    教育专家林忠玲在《向课改深水区漫溯》的讲座中,指出传统课堂 “满堂灌” 以及 “重知识轻能力” 等十大突出痛点。他提出极具针对性的 “一案三单” 改革策略,即导学案引领方向、任务单搭建阶梯、评价单追踪成效、反思单沉淀智慧。林忠玲深入剖析 “一案三单” 设计的核心要点,强调要紧扣 “学—问—思—辨—行”,巧妙构思学习任务。同时,他大力倡导以素养为导向,重塑课堂生态,提出理想课堂应具备六度标准:以学生为主体的 “参与度”、关于知识融合的 “整合度”、聚焦情感交流的 “亲和度”、注重实践操作的 “练习度”、营造自由氛围的 “自由度”,以及关联生活与生命的 “延展度”。

    一线调研

    探访塘头学校的五育融合路径

    3月17日,跟岗研修队伍赴深圳市宝安中学(集团)塘头学校开展专项调研,围绕体美劳融合育人模式、校园文化建设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度交流。集团党委成员以及各校区书记、校长、德育副校长共同参与。

    调研会上,塘头学校副校长李平系统介绍了以“核心素养”为导向的育人实践:通过体育强健体魄、美育浸润心灵、劳动塑造品格,助力学生在竞赛、课程开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,并获多项示范校荣誉。党总支书记刘斌强调,学校将持续优化育人体系,推进课程智能化和评价改革,打造特色教育品牌。

   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图书馆、展览馆及“半亩方塘”劳动教育基地。馆内展示的学生科创作品、红色阅读专区彰显文化育人成效。正值“开耕节”,师生共植新苗的实践场景生动诠释劳动教育内涵。此外,配备健身与休闲设施的“教工之家”获调研组高度评价,认为其体现了“教师第一”的人文关怀理念。

    袁卫星书记对集团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要求:强化党建引领,优化干部管理;深化教研联动与师资轮岗;创新家校共育模式;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,构建“校园-社会-自然”教育共同体。他特别指出,塘头学校需进一步深挖劳动教育价值,融合传统文化与跨学科创新,筑牢区域教育高地。

    学校参访

    齐瞻未来教育新图景

    3月18日,跟岗研修队伍赴宝安中学(集团)实验学校、海天学校开展研修活动,聚焦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。

    在宝中实验学校,学员们在参观学校科创空间等功能场馆后,聆听了《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育实践探索》《AI时代数字化转型探索》两场专题分享。主讲老师吴博思、王瑜介绍了学校构建的“普及—行动—超能”三级科技课程体系,覆盖人工智能、3D打印等前沿领域,并通过竞赛与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。

    下午,学员转赴海天学校参访。海天学校以海洋与天空为主题,打造了天文台、击剑馆等特色场馆,并依托AI学情分析、VR实验室等技术重构教学模式。任天鸣老师的专题讲座《为学而教》提出“素养导向”课程设计方法论,主张以逆向思维构建学期纲要与单元学历案,推动课堂从“知识传授”转向“深度学习”。廖永斌老师则在《DeepSeek在教育场景中的运用》讲座中解析AI技术如何赋能个性化学习与精准评价,强调“人机协同”提升教育效能。

    双新示范

    同课异构,碰撞思维火花

    3月19日,宝安区2025年普通高中“新课程新教材”实施示范基地成果展示活动之宝安中学(集团)高中部专场——暨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、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“双新课堂”名师展示、高中部教工技能比武活动盛大举行。跟岗学员全程观摩,其中,宝安中学(集团)高中部与佛山一中联合开展学科 “同课异构” 教研活动成为焦点。

    活动中,两校教师聚焦情境创设与问题链驱动,突出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整合,借助真实案例巧妙串联知识点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、协作实践。区域教研员在评课环节中指出,两地课堂都展现出 “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” 的转变,核心是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,以此激发学生高阶思维。

    跟岗学员纷纷表示,此次观摩活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,课堂改革要立足学情,在知识结构化与学习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,防止陷入模式化的误区。此次活动搭建起跨区域教研协作的优质平台,助力学员进一步明晰 “以生为本” 的课堂重构逻辑。

    云端对话

    京深共绘教育“双城记”

    本次跟岗活动创新性牵手教育部“双名计划”薛丽霞名校长工作室、深圳市宝安区“三航校长”研修班、北京东城区教育系统等70余位教育管理者,以“课程创新与育人方式变革”为主题开展云端研修,共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    活动中,北京二中教育集团以“生态场育人”理念为核心,系统展示集团化办学成果:周传章校长提出“四梁八柱”课程体系贯通小初高培养链;高凯老师通过STEM课程案例,演绎“真实问题驱动”模式下学生工程思维培养;温利权老师则重构化学实验课程,推动“教人化学”向“教学化人”转型。

    宝安中学(集团)及新桥小学同步亮出改革答卷——新桥小学“小君子”成长课程融德育于实践,初中部以表现性评价重塑跨学科作业生态,高中部通过三级教师培养体系激活专业成长内驱力。

    袁卫星书记指出,京深两地教育理念的碰撞,为跨区域协作提供了“方法论+实践场”的双重价值。薛丽霞书记强调,未来将深化“双城教研共同体”建设,共研高中多样化发展新机制。

    本次云端研修打破地域壁垒,聚焦课程重构、评价改革等核心议题。跟岗学员表示,北京STEM课程的“问题链设计”与深圳表现性评价的“五级量表”形成互补,为破解“知识本位”困局提供了可迁移经验。京深教育人以智慧交融共谱“双城记”,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创新动能。

    跨界探索

    科技赋能与心灵成长双线共振

    3月20日,跟岗队伍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,通过科技企业参访、青少年宫实践及领导力课程,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育人新模式。

    上午,学员走进大可善乐无人机科技公司,近距离观摩轻型至专业级无人机产品线,观看飞行演示并对话研发团队。企业展示的航拍、测绘等场景化应用,展现了科技赋能行业升级的/p>

    下午,学员转赴宝安区青少年宫,感受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育人场景。科普体验区的互动装置、艺术空间的学生创作及“声愈领导力”课程引发深度思考。在傅廷玉老师的特色课程中,学员通过声音训练与心理学融合,重新认知“领导力”本质——从权威驱动转向共鸣引领,强调以真诚赋能团队凝聚力。

    此次活动以“科技万象”与“心灵百味”为主线,呈现深圳前沿科技资源与人文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    学员表示,无人机技术展现的理性力量与青少年宫的人文温度相辅相成,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新思路。教育者需以科技拓宽视野,以人文滋养心灵,方能培养兼具创新力与生命力的未来人才。

    举报/反馈

  • 上一篇:Deepseek 预测10年后会消失的12种职业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